010-57703849

首页 > 新闻动态 > 引领帮扶 未来可期——白银市靖远县教育局携园长来京参观AI创新教育幼儿园 开展培训交流活动

引领帮扶 未来可期——白银市靖远县教育局携园长来京参观AI创新教育幼儿园 开展培训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3-11-13 来源:中国发明协会学前创新教育分会

11月1日-2日,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教育局携26所幼儿园园长及主任参加了由中国发明协会学前创新教育分会举办的“学前创新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园长高级研修班。此次研修班旨在解决面向人工智能时代高质量办园的实际问题,帮助园长们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专业素质,推动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


与会者通过现场主题讲座、实践分享、活动观摩、参观交流、研学互动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儿童创新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价值,了解到北京优质教育的先进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在热烈的讨论中,探讨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园长纷纷表示,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当前儿童创新教育领域的前沿知识和实践经验,让他们大开眼界,极大地提升了参训园长的专业水平,收获很大。

园长研修班合影.jpg

园长高级研修班合影


幸福泉幼儿园近年来结合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创新教育体系,赋能儿童创新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首家“中国发明协会学前创新教育分会-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实验园”。园长们在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实验园——北京市丰台区阳光花园幼儿园里,亲身体验了人工智能创新教育的魅力和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为孩子们带来的个性化学习和成长环境。


参观AI创新教育幼儿园2.jpg

参观AI创新教育幼儿园.jpg

参观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实验园




主题报告 指明方向


在主题讲座中,专家学者就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觉醒与共识、人工智能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以及双一流AI创新教育幼儿园的构建与应用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将对学前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56届联合国大会儿童特别会议NGO论坛特邀发言专家,中国发明协会院士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首任专家、学前创新教育分会会长,中幼联(北京)国际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程淮教授为学员带来《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觉醒与共识》的主题报告。他以人工智能的突破,倒逼教育的变革为话题,阐述了“创新教育是面向未来的终极选择”这一重要观点。他提出,把孩子培养成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让他们有能力去创造那些智能机器无法替代的工作,成为能够轻松使用和驾驭人工智能的创新人才,才是我们应对智能时代的人才观。同时,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既掌握创新人才教育技能、又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双技能”高级应用型复合型幼儿教师,可以预见,掌握“双技能”的复合型幼儿教师,将成为几年后学前教育行业最抢手的人才。紧接着,程淮教授解读了创新教育的核心定义,指出了中国学前创新教育工作者未来的方向,即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创新教育体系与最佳实践。


程淮会长作主题报告.jpg

程淮会长作主题报告


程淮教授从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成果创新三个维度进行展开,重点介绍了创造性最优问题解决方法论——巧思法(QEOSA)的原理及核心。巧思法作为儿童解决问题的“元操作法则”,旨在培养孩子的创新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报告通过大量案例向教育工作者们展示了巧思法的应用和成果。


现场还举行了程淮教授著作——《巧思法:让孩子赢在创新时代》签赠仪式。该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是一本书基于巧思法(QEOSA)的原理与丰富的实践成果,为关注和热爱儿童创新教育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可操作性的学习工具。


二.jpg

《巧思法:让孩子赢在创新时代》签赠仪式


中国发明协会理事、学前创新教育分会副会长,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委员,北京幸福泉幼儿园理事长程皓宇为学员作《双一流AI创新教育幼儿园“211”整体解决方案》的主题报告。


程皓宇理事长作主题报告.jpg

程皓宇理事长作主题报告


程皓宇强调,面对当前学前教育面临的变局,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培养创新人才成为有效解决困境的关键手段。随后他详细介绍了AI创新教育幼儿园“211解决方案”,该方案中的“2”,代表两套AI系统,即幼儿园通过“AI采集分析系统”和“AI教师支持系统”,拥有“无处不在的眼睛”和“无所不知的大脑”,先进的AI无感采集和大语言模型技术,为儿童“精准画像”,为教师提供专业支持,提升师资水平,减轻教师负担,助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成长;幸福泉作为百度“文心一言”的首批生态合作伙伴,在合法合规且安全的环境下,将把百度领先的智能对话技术成果应用在儿童创新教育领域,为教师提供更加准确的教学辅助和支持,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211整体解决方案”中间的“1”,代表一套由政府立项百万科研经费支持、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国际领先、实践成果丰厚的“巧思儿童创新教育体系”,该体系包括创新教育的相关课程、培训、评估、探索材料等,通过完整的体系与相关资源的支持,可助力园本特色进行创新教育的融合升级;最后一个“1”,则构建了一个高规格儿童创意活动指导与多元成果展示系统,该系统将为幼儿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成果的平台,让幼儿的成果“自己说话”。


在主题讲座结束后,大家一致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合理应用将为学前教育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们都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实现人工智能与学前教育的深度融合。


互动交流 助力成长


在“双一流AI智能幼儿园建设”交流研讨的环节中,学前创新教育分会理事兼秘书处成果转化与推广中心主任赵毅与中幼联(北京)国际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助理、研发与教学主任苏怡文共同为学员们分享人工智能实践案例,通过AI人工智能系统演示应用和成果展示系统应用展示,邀请与老师们积极互动,并就“211整体解决方案”中出现的一些情况予以解答。学员们就“AI系统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有效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等问题”进行交流。

微信图片_20231113112608.jpg


分享人工智能实践案例交流分享


5M0A1046.jpg

陈宁秘书长发言


中幼联 (北京)国际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助理、北京市教育学会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张婕老师着重讲解了“2049计划-童创圆梦工程”中的创新活动,“中国娃娃好创意-十万个怎么办”公益活动的参与办法以及儿童好创意的四个特点与评审标准,并邀请各位园长积极参与这些助力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公益活动中来,逐步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培养儿童创新能力的社会风尚。



5M0A1238.jpg

张婕介绍“中国娃娃好创意-十万个怎么办”公益活动


名师指导 案例分享


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学前教育教研室原主任、《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起草专家之一沈心燕老师曾任北京市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卓越园长工作室实践导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和西城区首届突出贡献人才。2022年12月,中国发明协会学前创新教育分会沈心燕名师工作室成立,工作室旨在落实创新教育领军人物培养计划,建立骨干师资培养梯队,形成区域化经验。


本次园长研修班的学员们集体前往沈心燕名师工作室进行培训交流。在中幼联培训及研发副主任杨利静向学员详细介绍“创造性问题解决课程——巧思法课程资源整体构架与课程特点”之后,沈心燕老师带来了《巧思课程:创造性问题解决课程的实践与价值》的讲座。沈老师通过《我们的自动浇花器》生成课程案例分享,生动地阐释了“以创造性问题解决为核心”的巧思课程的特点,以及巧思课程对师幼共同成长具有重大价值,在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具备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教师。


5M0A0215.jpg

沈心燕老师讲座现场


随后,创新教育实验园骨干园长、教师们从一线出发,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分享了巧思课程小、中、大班的具体课例《巧思课程让儿童创意无限》《怎样让牙膏不浪费》《我们的移动卫生间》。


对方.jpg


在“名园长对话交流”环节中,学员们就“农村的孩子是否也能够运用巧思课程学习巧思法,参与创新实践”“如何将巧思课程与本土文化或园所文化结合,使其落地”等问题与专家进行互动交流。


5M0A0464.jpg

“名园长对话交流”环节


沈心燕名师工作室指导专家、学前创新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第五幼儿园原园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朱小娟也参加了该环节并进行交流。朱小娟园长表示,巧思法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它以问题为起源,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培养儿童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园所教师们明确了这个观点,可以从巧思课程预成课入手,循序渐进地掌握巧思法,进而将巧思法与本土文化或园所文化相结合,最终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创新素养,使其成为创造性问题解决者。


5M0A0556.jpg

朱小娟园长与靖远县园长们展开交流


通过参观交流活动,靖远县的园长们表示,感谢主办方提供的本次园长研修班的培训,不仅让他们了解了人工智能创新教育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了解到北京优质教育的先进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也为他们提供这样一个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和探讨合作的平台,一位园长用“千里相约,创意无限;引领帮扶,未来可期”来表达他们谢意和对未来的期待。


靖远县教育局靳局长表示,希望通过双方建立对接帮扶、专家引领以及自身的主动作为,共同推动靖远县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我们的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收起>

cq145_33.png

中幼联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