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7703849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时代中国学前创新教育研究》新书发布仪式隆重举行

《新时代中国学前创新教育研究》新书发布仪式隆重举行

发布时间:2023-08-17 来源:中国发明协会学前创新教育分会

2023年8月8日,第二届“中国娃娃好创意”儿童作品展暨中国发明协会学前创新教育分会第五届年会及换届大会系列活动在北京科学中心成功举办。由中国发明协会学前创新教育分会会长程淮教授主编、中国出版集团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中国学前创新教育研究》一书,在活动现场举行了首发仪式。


中国发明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余华荣,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原办公室主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启民,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创新方法研究会秘书长陈其针,中国老教授协会教企合作委员会主任牛建春和本书主编、中国发明协会院士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首任专家、学前创新教育分会会长程淮共同参与新书首发仪式,并对新书的出版献出寄语和祝福。作为反映新时代中国学前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最新成果的近百万文字的开山之作,希望这本书能成为开启中国学前创新教育“时代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18.png


领导嘉宾共同启动《新时代中国学前创新教育研究》新书首发仪式

余华荣(中)、牛建春(左二)、李启民(右二)、程淮(左一)、陈其针(右一)


余华荣书记表示:“儿童创新教育是落实科技强国战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解决“卡脑子”的教育问题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发明创新、人才培养从娃娃抓起,是中国发明协会多年来一直践行的理念和实践。学前创新教育分会自成立以来,胸怀使命,勇于创新,成绩斐然。这本书的出版发行,是践行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新从娃娃抓起”工作理念的又一成果。希望今后,我们通过这些优秀成果,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发明创新人才。”


李启民秘书长指出:“以培养创新人才后备力量为宗旨的学前创新教育,是实施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战略的必然要求。本书系统地反映了新时代我国学前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为我国儿童创新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值得认真研读。”


陈其针秘书长祝贺:“非常高兴这本巨著的出版,这本书既有理论的研究,又有实践和经验案例的交流,是一本创新人才培养、特别是后备人才力量培养的教科书,它将能够为家长、教师、园长对于未来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牛建春主任表示:“我将持续关注儿童创新教育,竭尽全力支持少年儿童及创新型教师们在创新教育领域的发展,也祝福程淮教授在儿童创新教育领域更上一层楼。”


学前创新教育分会会长、本书主编程淮教授发表感言:“这本书是分会全体同仁在过去五年心怀使命与责任担当,在新时代对中国学前创新教育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总结。”随后程淮会长对该书的封面进行了解读,他主持的大气磅礴和富有创意的封面设计,引起了与会领导专家的强烈共鸣和赞赏,并祝愿这本书和以后的学术研究能够更好推动新时代中国儿童创新教育,让我们的孩子能够成为未来的栋梁之材!


     此外,还有几位领导和专家对本书送上了祝福和推荐词。


“程淮教授主编的这本近百万字的学前创新教育研究成果,堪称鸿篇巨制,是我国学前创新教育研究、实践与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他们的主动担当和善于创新,为我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早期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新鲜经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原副主任、创新方法研究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周元教授


“学前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奠基工程。在人工智能新时代更需要创新教育的兴起,从人才培养的源头上直面回答“钱学森之问”,学前创新教育大有可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科学总顾问刘嘉


“该书凝聚了近年来学前儿童创造力研究与创新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一线幼儿园园长和老师们的智慧与创新成果,可喜可贺。期待本书的研究成果有效服务于教育发展与变革的创新需求。——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卫平


简   介


本书围绕我国学前教育如何主动顺应国家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满足培养创新人才强大后备力量的战略需求,围绕如何建立高质量创新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强国战略、增进儿童幸福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以中国发明协会学前创新教育分会近年来举行的全国性创新教育成果交流活动为基础,在努力建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学前创新教育体系的框架下,由本书编委会推选出国内外高校专家学者和来自一线优秀幼儿园园长、教研员及老师的近100篇优秀创新教育论文、专题总结、活动设计、游戏案例等最新成果,系统地反映了新时代我国学前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



封 面 解 读

1.png



2.jpg



前   言

中国学前教育刚刚走过 120 年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行了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普及率已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令世界瞩目。在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总是需要有些人沉下心来,潜心研究时代变迁对教育的影响,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关注和回答处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教育变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不仅需要使命情怀,更需要战略眼光和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


1998 年,在新中国五十大庆(1999 年)即将到来之际,作为一名普通的跨学科的知识分子,以“匹夫”之责,不禁思考能为百岁华诞的共和国做些什么?五十大庆出生的孩子,到了百岁华诞正好五十岁,时值壮年,应当成为国家的栋梁!而栋梁之材必须从小培养。面对国际上风起云涌的早期教育浪潮,我们联合国家计生委、卫生部、全国妇联等有关部门发起了中国婴幼儿潜能开发“2049 计划”,即为共和国的百岁华诞(2049年)培育百万英才的计划;2011 年,为应对全球化的智能时代,我们又联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等单位,举起了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大旗;2018 年,为了促进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项目——“巧思法”科研成果在实践中转化,在中国发明协会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中国发明协会学前创新教育分会暨儿童创造力发展国际联盟;2021 年,在两个百年交汇之年,我们又实施了由中国发明协会和创新方法研究会等单位主办的“2049计划-童创圆梦工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迎接人工智能时代而着力培养创新人才的奠基工程。


以培养创新人才后备力量为宗旨的学前创新教育,是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要发展领域和核心价值之一。幼儿期是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敏感期或最佳发展期。发展儿童潜能特别是幼儿的创造潜能,不仅是培养千千万万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更是直面破解“钱学森之问”、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奠基工程,是从人力资源的源头上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教育、人才、科技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障。保护、启迪与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就是把握了国家与民族未来发展的命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把儿童创造力培养放在教育的重要地位。学前儿童创新教育也是我国国民教育序列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教育改革的“钟摆理论”启示我们,教育改革的钟摆必须跟随本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变革的基本趋向而摆动,而不是盲目追随其他国家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的变革而摆动!学前创新教育只有主动服务于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其本身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诚然,在世界范围内,学前创新教育也是未被充分重视和发展的教育领域,几乎是一块还未被系统开垦的处女地,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学前创新教育首先要回答的是“时代之问”。在人类面临从“信息时代”跨进“智能时代”、互联网将进化成“脑联网”、人类将进化成“生物—机器人”的最根本的大变局时代,我们如何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终极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哲学方法论?在全球的教育创新浪潮中,我们如何在文化自信中融合东西方创新教育的优势、给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学前创新教育还需要回答的是“强国之问”。教育不仅是重大民生,更是强国战略。“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已经困扰中国教育几十年,我们如何为教育强国战略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符合规律、贴近国情的解决方案? 


学前创新教育更需要回答的是“发展之问”。人们常说,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发展,但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从来就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发展只是手段,而幸福才是目的。然而,幸福不会从天降,要靠孩子们自己去创造。童年的核心价值是为培养儿童未来创造幸福的能力奠定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出能够“创造幸福”的人!


因此,在学前创新教育领域,我们需要的不是细枝末节的改良,而是迫切需要在全球视野下系统化的突破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学前创新教育体系,使学前创新教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增进儿童与家庭福祉的奠基事业。


学前创新教育分会成立五年,就遭遇了三年疫情。在百年未遇的疫情面前,我们心怀使命,主动担当,创新实践。作为全国性学前创新教育社团组织,分会以培养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后备力量为使命,以公益性、开放性、研究性、服务性、国际性为工作原则,本着“举大旗、揽人才、聚资源、办好事”的理念,开展儿童创新教育的学术研究、经验总结和成果推广,发挥“智库”和“服务”两大核心功能。如发布学前创新教育《课题指南》,在国际权威杂志(SSCI)发表研究论文;创建“儿童创新教育实验区”,推广学前创新教育重点项目;开设“创新教育学苑”培训,实施“领军人物培养计划”;培养“小小创意发明家”,倡导“8.8”为“国际儿童发明日”;创办“中国学前创新教育科普万里行”“学前创新教育年会”“教育觉醒论坛”,开展“中国娃娃好创意——十万个怎么办”、“致 2049 年自己的一封‘信’”、2049 年倒计时活动、“百灵鸟”创新教育宣传月、“巧思创意节”等系列公益品牌活动;举办了 52 场论坛和培训,惠及 130465 名儿童创新教育工作者;共征集了 16490 份儿童创意作品和 6175 份教师优秀创新成果,出版《新时代中国学前创新教育研究》论文集。特别是 2020 年 2 月,在抗击新冠疫情最为严峻的时刻,我们在疫情危机下寻找教育契机,组织发起了“我是防疫小卫士”——抗击新冠病毒幼儿创意作品展示交流活动。短短一个多月,我们在北京、武汉、广州架起了空中教研的“彩虹桥”,在全国征集的近 5000 幅创意作品中,处在抗疫中心的武汉幼儿作品竟达 40%,儿童创意作品在抖音的播放量达 150 多万人次,当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就正式出版了汉英对照《童心抗疫·创意飞扬》图书画册,向世界讲述中国儿童的战疫故事。短短几年,我们积极推广政府立项支持、曾获“世界华人发明大奖”金奖和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最高奖“SERVE 奖”的“巧思创新教育体系”,使得 100 余名幼儿的创意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500 余名幼儿获得由中国发明协会专门设立的“中国发明协会小小会员”荣誉称号,90 多名幼儿在国内外著名发明展上获奖,包括 22 个金奖、17 个银奖、43 个铜奖,12 个“创意小英雄”奖;并获得第 43 届 INOVA 国际发明展上唯一一个最高奖“最佳国际青少年发明奖”,在儿童创新教育领域实现了“从 0 到 1”的突破。在我国学前教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学前创新教育事业发展,得到了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国家总督学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荣誉主席陶西平,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启民,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中国发明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余华荣,中国 21 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周元教授等领导专家的持续关注和大力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主席迪伦德拉·巴特纳哥先生专门发来贺电,祝贺分会和联盟成立;顾秀莲副委员长三次出席学前创新教育分会的活动并讲话,表达了殷切期望:“发展幼儿创造力,培育幸福下一代”,并做出“这是一件大好事,把好事办好”的工作批示;陶西平主席在分会成立后专门约我做了一个半小时的谈话,关心巧思法的成果转化和创新教育实验区的建设,期待学前创新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并郑重嘱托:“中国幼教需要走出去!”


为了系统地总结 2018 年以来,我国学前创新教育的理论探索与丰富的实践成果,本书以中国发明协会学前创新教育分会近年来举行的全国性创新教育成果征集与交流活动为基础,在努力建构中国特色学前创新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下,由编委会以成果征集、专家推荐和中国知网(CNKI)选荐等方式,最终推选出112 位作者撰写的 92 篇优秀创造力研究和创新教育论文、专题总结、活动设计、游戏案例等近百万字的研究成果,以期较全面地反映新时代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围绕如何主动服务于国家培养创新人才后备力量的战略需求,如何建立高质量创新教育体系、增进儿童幸福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而进行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重要成果。全书分为“理论探索篇”和“实践成果篇”。其中“理论探索篇”包括学前创新教育的现状调研与对策研究、创造性心理研究、创造力发展与教育、创新教育队伍建设与管理评估四个部分共 31 篇研究报告;“实践成果篇”包括创新素养培育研究、创新教育课程实践、创新教育活动案例以及 2049 计划——童创圆梦工程四个部分共 61 篇文章。相对改革开放 40 年(1978~2018 年)中国知网仅收录了 979 篇有关学前创造力研究和创新教育的期刊论文来说,仅我们学前创新教育分会,自 2018 年以来的五年间,就编辑出版了 92 篇论文近百万字的研究成果。这是我国学前创新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时代我国学前创新教育正在蓬勃发展。 


回顾历史,我们充满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


我国的创造力研究和创新教育即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这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技、教育、人才三大强国战略,自主培养、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解决自主创新的“卡脑子”的教育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以 ChatGPT 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横空出世,倒逼创新教育的觉醒和崛起的迫切需要。创造力研究和创新教育将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和个体及家庭发展、获得幸福的刚性需求。对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渴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新时代创新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创造力研究与创新教育需要依 据事业发展的底层逻辑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


在研究内容上,需要在宏观(创新人才教育立法)、中观(创新教育办学特色建设)和微观(创造力基础研究与个体发展)多个层次上进行整合研究和创新实践。在研究对象上,需要建立幼—小—中—大学一体化的创造力发展研究与创新教育实践。在研究方法上,倡导多技术、多模态、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跨行业的研究,应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在研究模式上,创建从“双一流”的幼儿园到“双一流”的高校即整个国民教育序列中创新人才培养完整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使教育的公平和公平的教育相统一。诚然,“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呼吁有情怀、有远见、有担当的学前教育决策者和管理者,致力于建立学前创新教育实验区或实验 基地,打造儿童创新教育的新高地,实施鲜明的区域教育创新发展战略。要建立政府主导、校企合作、智库服务、园所联盟、家园共育、儿童受益的运行机制和健康高效的发展模式。以实现建立中国特色高质量创新教育体系、完成民族复兴宏伟大业的目标。这是当代教育回答“时代之问”“强国之问”和“发展之问”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证,也是儿童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本书的出版是全体编委和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在编写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学前创新教育分会理事会中高校教师,特别是创新教育实验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们的积极参与,这使得来自实践中的课程和案例研究非常丰富,因此本书既适合从事理论和管理工作的研究人员阅读,也适合广大一线实践工作者学习研究。中幼联(北京)国际教育科技研究院的邵玉鹏老师负责稿件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中国出版集团研究出版社的陈侠仁和安玉霞编辑也为本书的及时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一并致谢!


  君君给签名.png





目   录

微信图片_202308161048401.jpg

微信图片_20230816104840.jpg

微信图片_202308161048402.jpg

收起>

cq145_33.png

中幼联官方微信